女性憋不住尿多属于尿失禁的表现,通常与生理因素如年龄、怀孕有关,药物因素等有关,还可能与创伤、疾病等因素有关。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处理。
一、生理因素:1、年龄:随年龄增长,膀胱肌肉老化、松弛可降低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女性可出现憋不住尿的情况。尤其是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使盆腔支持结构松弛,尿道黏膜萎缩、闭合下降、控尿能力下降,可引发尿失禁;
2、怀孕: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以及随胎儿增大压迫、牵拉膀胱及尿道周围组织,均可能影响膀胱及尿道功能,导致尿失禁现象出现。
二、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肌肉松弛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镇静剂、大剂量维生素C等有时可刺激膀胱,导致尿失禁,症状通常可在停用相关药物后有所缓解。
三、疾病因素:1、创伤:分娩以及进行妇科生殖系统手术如子宫切除术时,可使盆底肌肉组织、神经等受到损伤,可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出现尿失禁的情况;
2、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膀胱癌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中风、脊髓损伤、脑瘤等;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直肠肿瘤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等,均可能导致尿失禁,患者若同时存在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尽早治疗。
除了以上原因外,尿失禁具有一定遗传性,若直系亲属患有尿失禁,则患者患病的风险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