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预制裂隙类岩石裂隙演化与破裂特征的试验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穿越岩质地层。自然界中的工程岩体是由岩石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结构体,其内部由各种矿物质材料和胶结物等组成[1],且随机分布着一些节理、裂纹、孔洞和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2]。其中,交叉节理裂隙是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微裂纹沿结构面扩展、贯通,形成破裂面,导致岩体结构失稳破坏,引发滑坡、塌方等工程故事,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破坏且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对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失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以上学者对含单裂隙、多裂隙岩石材料的力学行为及裂纹扩展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针对交叉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的研究成果较少,而实际工程中裂隙叠加交叉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裂隙长度与裂隙倾角对十字交叉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的影响及其致灾机理。为此,采用相似模拟材料制作含十字交叉裂隙的类岩石,分析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探索含有不同裂隙长度和倾角的十字交叉裂隙的力学特征、裂纹演化规律等,分析其破裂致灾机理,为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事故提供理论指导。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材料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图1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

不同倾角的裂隙岩体试样

Fig.1

Fracture rock samples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Table 1

表1

表1

试块参数和试验方案

Table 1 Test schemes and parameters of rock examples

编号主、次裂隙长度(L1×L2)/(mm×mm)十字裂隙角度/(°)编号主、次裂隙长度(L1×L2)/(mm×mm)十字裂隙角度/(°)编号主、次裂隙长度(L1×L2)/(mm×mm)十字裂隙角度/(°)A1110×100A2120×100A3130×100B1110×1030B2120×1030B3130×1030C1110×1045C2120×1045C3130×1045D1110×1060D2120×1060D3130×1060A1210×200A2220×200A3230×200B1210×2030B2220×2030B3230×2030C1210×2045C2220×2045C3230×2045D1210×2060D2220×2060D3230×2060A1310×300A2320×300A3330×300B1310×3030B2320×3030B3330×3030C1310×3045C2320×3045C3330×3045D1310×3060D2320×3060D3330×306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试验机进行岩样的单轴压缩试验[19],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伺服液压源、主机、伺服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单轴间接拉伸试验等多种试验[19]。

图 2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 2

RMT-150B伺服控制实验系统

Fig.2

RMT-150B servo control experimental system

在进行单轴压缩岩石力学试验时,分别采用位移控制和荷载控制2种方式,位移控制的加载速率为0.01 mm/s,荷载控制的加载速率为0.2 kN/s,并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记录岩样裂纹演化过程和破裂过程。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裂隙长度对峰值强度的影响

图3为主裂隙长度相同时,不同次裂隙长度和倾角对峰值强度影响的关系曲线。由图3可知:当主裂隙长度为10 mm,次裂隙长度依次为10,20,30 mm时,其峰值强度随着次裂隙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次裂隙长度为30 mm时峰值强度最低[图3(a)];当主裂隙长度为20,30 mm时,峰值强度同样依次下降,且在次裂隙长度为30 mm时降到最低[图3(b)、3(b)]。说明当主裂隙长度不变时,峰值强度的大小与次裂隙长度有关,次裂隙长度越长,则峰值强度越小。

图3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3

不同裂隙长度与峰值应力关系曲线

Fig.3

Relation curve between different fracture length and peak stress

2.2 裂隙倾角对峰值强度的影响

图4为主裂隙长度相同时,不同裂隙倾角对峰值强度影响的关系曲线。由图4可知:当主裂隙长度为10 mm时,峰值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先缓慢减少而后显著减少最后急剧减少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图4(a)]。当裂隙倾角为0°~30°时,峰值强度之间变化较平缓;裂隙倾角为30°~60°时,峰值强度减小幅度加大;当裂隙倾角为45°~60°时,倾角峰值强度急剧降低,降低程度依次明显增大,此时主裂隙较短,裂隙倾角变化对峰值强度的影响较大。

图4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4

不同裂隙倾角与峰值应力关系曲线

Fig.4

Relation curve between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and peak stress

完整试块和含裂隙试块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5所示,完整试块的峰值抗压强度为33.12 MPa,明显高于含裂隙试块的抗压强度,当裂隙倾角为0°、30°、45°和60°时,峰值强度依次降低。主裂隙长度为20 mm和30 mm时,峰值强度变化规律不同。

图5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5

完整试块与含长度为10 mm×30 mm裂隙试块的应力—应变曲线

Fig.5

Stress-strain curve of the complete test block and the crack length is 10 mm× 30 mm

图4(b)为当主裂隙长度为20 mm时裂隙倾角与峰值应力关系曲线图。由图可知,峰值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总体变化趋势为下降—上升—下降。当裂隙倾角为0°~30°时,峰值强度降低缓慢,且下降幅度较小;当裂隙倾角为30°~45°时,峰值强度急剧增大并达到最大值;当裂隙倾角为45°~60°时,峰值强度急剧减小而重新回落。其中,当裂隙倾角为30°和60°时,峰值强度呈现明显的上下波动。随着次裂隙长度增加,当主、次裂隙长度分别为20 mm和30 mm时,次裂隙长度已经超过了主裂隙,裂隙扩展均从较长的一条裂隙尖端发生破裂,此时较长的一条裂隙与轴向应力之间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不同倾角下主次裂隙由于长度变化发挥作用,使试块内部的应力场发生改变,导致峰值强度呈现这种变化趋势。当裂隙倾角为45°时,交叉裂隙的主裂隙和次裂隙均与轴向应力方向呈45°角,此时主、次裂隙倾角相同,抗压强度仅由主、次裂隙的长度决定,图4(b)结果表明,抗压强度因次裂隙长度的增加而依次降低。

图4(c)为当主裂隙长度为30 mm时裂隙倾角与峰值应力关系曲线图。此时峰值强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体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当裂隙倾角为0°~30°时峰值强度升高,而裂隙倾角为45°时峰值强度降低到最低点,裂隙倾角为60°时又再次升高。此时峰值强度随倾角的变化趋势与主裂隙长度为20 mm时呈现出的变化规律相反。认为由于次裂隙长度小于主裂隙长度,主裂隙长度的增加改变了试块的应力场,在同一水平参考系下,主裂隙长度与裂隙倾角对峰值应力起劣化作用。

2.3 裂纹扩展特征

含预制裂隙的试样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微裂隙不断积累扩张,逐渐形成宏观裂隙而产生破坏。完整试块的破坏形式为标准的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20],是最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含预制裂隙试块的破坏形式与完整试块不同,其破坏形式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如图6所示。

图 6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 6

完整试块与含裂隙类岩体破裂特征

Fig.6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te test block and fractured rock mass

当预制裂隙倾角为0°时,如图6(b)所示,裂纹首先在预制水平裂隙的尖端附近萌生,逐渐沿轴向最大主应力方向向上下两端扩展,产生2条翼形裂纹,属拉伸型裂纹。随着轴向应力不断增加,边缘薄弱处产生次生裂纹,并伴随一些裂纹的萌生与岩体表面的剥落,最终导致试样整体破坏。当预制裂隙倾角为30°时,如图6(c)所示,裂纹首先从较长的一条裂纹尖端萌生,裂纹2a沿轴向应力方向扩展,属于翼形裂纹。裂纹2b起裂位置与预制裂隙共面,为次生共面裂纹,属于剪切裂纹,次生共面裂纹继续扩展,出现表面薄片碎屑剥落。当预制裂隙倾角为45°时,如图6(d)所示,裂纹3a起裂角与轴向应力方向相同,为翼形裂纹。裂纹3b表面粗糙,起裂角与预制裂隙共面,且试块破裂后,预制裂隙发生明显的切向运动,为次生共面裂纹。当预制裂隙倾角为60°时,如图6(e)所示,裂纹4a、4b、4c均沿轴向应力方向扩展,为翼形裂纹。

由上述分析可知: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加,不同裂隙分布的试样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裂纹扩展模式,且应力集中区域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裂隙倾角为0°和60°所产生的裂纹类型为拉伸裂纹,裂隙倾角为30°和45°产生的裂纹剪切特征明显,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剪切应力。除了裂隙倾角为0°的情况外,裂隙倾角为30°、45°和60°时裂纹的起裂位置均位于预制裂隙中较长的裂隙尖端。

3 讨论

通过对含预制裂隙类岩石试样单轴压缩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及破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裂隙长度和倾角对峰值强度的影响规律。相对于完整试块,改变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试样的峰值强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劣化:裂隙长度越长,峰值强度的劣化程度越大;当裂隙倾角与轴向应力之间的夹角逐渐缩小时,主裂隙长度的改变导致峰值强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主要原因是主、次裂隙的不同长度使相同裂隙倾角试样的应力场发生了改变。图7为在应力控制和位移控制2种加载方式下含预制裂隙类岩石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7

新窗口打开|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7

不同加载方式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Fig. 7

Stress-strain relation curves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modes

由图可知,在达到峰值应力前,2种加载方式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由此推断,试样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微裂纹扩展具有相同的发展过程。但在达到应力峰值后,2种加载方式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规律。

试样在荷载控制模式下,其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骤降,与此同时,伴随试样清脆的破裂声,大量的宏观裂纹瞬间产生,表现出如图6所示的裂纹。而试块在位移控制模式下,峰值强度后曲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试样出现少量细小裂纹,但整体仍保持完整,裂纹的发展呈现逐渐积累的过程,承载能力缓慢降低,但并未降至为零,此时试样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如图7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后半部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21,22],位移控制的峰值应力较荷载控制的峰值应力降低9.15%。

采用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得到的试验结果大致相同,但位移控制与荷载控制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岩石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各个阶段(压密、弹性、屈服、破坏阶段)受不同方式控制导致的。因此,在工程等级较高或对于岩体的应力—应变有检测要求的工程中,需对2种加载方式下产生的不同应力—应变变化趋势给予着重关注。

4 结论

(1) 裂隙倾角一定时,抗压强度受裂隙长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裂隙越长,则抗压强度越低。主裂隙长度由10 mm加大至30 mm,峰值强度在4种倾角下产生不同的变化规律:当主裂隙长度为10 mm时,峰值强度逐渐降低;当主裂隙长度为20 mm时,峰值强度先降低后增加,最后再降低;当主裂隙长度为30 mm时,峰值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主裂隙长度为20 mm时恰好相反。

(2) 试块产生的裂纹类型和破坏状态与裂隙倾角密切相关,完整试块的破坏形式为标准的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状态,裂隙倾角为0°与60°的试样均产生翼形裂纹破坏状态,裂隙倾角为30°和45°的试样不仅产生翼形裂纹破坏,还有次生共面裂纹破坏。

(3) 含预制裂隙试样的抗压强度明显低于完整试块。位移控制下的单轴峰值应力比荷载控制下的峰值应力降低约9.15%,且由于加载方式的不同,试样在峰值强度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具有显著差异:荷载控制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峰值应力后急剧降低,而位移控制下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峰值应力后缓慢降低。

(4) 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岩体受到隧洞开挖、爆破和大型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反复荷载的作用,往往会发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而导致岩体疲劳损伤,因而有必要对含裂隙岩体疲劳力学行为进行进一步研究。

http://www.goldsci.ac.cn/article/2020/1005-2518/1005-2518-2020-28-3-421.shtml

参考文献

View Option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周家文,杨兴国,符文熹,等.脆性岩石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及断裂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6):1172-1183.

[本文引用: 1]

Zhou Jiawen,Yang Xingguo,Fu Wenxi,et al. Experimental test and fracture damag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ttle rock under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0,29( 6):1172-1183.

[本文引用: 1]

[2]

魏元龙,杨春和,郭印同,等.单轴循环荷载下含天然裂隙脆性页岩变形及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J].岩土力学,2015,36(6):1649-1658.

[本文引用: 1]

Wei Yuanlong,Yang Chunhe,Guo Yintong,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brittle shale with natural cracks under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5,36(6):1649-1658.

[本文引用: 1]

[3]

王奇智,吴帮标,刘丰,等.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板动态压缩破坏试验研究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11):2489-2497.

[本文引用: 1]

Wang Qizhi,Wu Bangbiao,Liu Feng,et al.Dynamic failure of simulated rockmass plate containing one pre-existing flaw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8,37(11):2489-2497.

[本文引用: 1]

[4]

谢璨,李树忱,晏勤,等.不同尺寸裂隙岩石损伤破坏特性光弹性试验研究

[J].岩土工程学报,2018,40(3):568-575.

[本文引用: 1]

Xie Can,Li Shuchen,Yan Qin,et al.Photoelastic experiments on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d rock with different sizes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8,40(3):568-575.

[本文引用: 1]

[5]

马鹏飞,李树忱,周慧颖,等.岩石材料裂纹扩展的改进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

[J].岩土力学,2019,40(10):1-10.

[本文引用: 1]

Ma Pengfei,Li Shuchen,Zhou Huiying,et al.Simulations of crack propagation in rock-like materials using extended peridynamic method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9,40(10):1-10.

[本文引用: 1]

[6]

李铮,郭德平,周小平,等.模拟岩石中裂纹扩展连接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J].岩土力学,2019,40(12):1-12.

[本文引用: 1]

Li Zheng,Guo Deping,Zhou Xiaoping,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cracks using peridynamics

[J].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9,40(12):1-12.

[本文引用: 1]

[7]

李银平,王元汉,陈龙珠,等.含预制裂纹大理岩的压剪试验分析

[J].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120-124.

[本文引用: 1]

Li Yinping,Wang Yuanhan,Chen Longzhu,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existing cracks in marble under compression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4,26(1):120-124.

[本文引用: 1]

[8]

陈新,廖志红,李德建. 节理倾角及连通率对岩体强度、变形影响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4):781-789.

[本文引用: 1]

Chen Xin,Liao Zhihong,Li Deji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ffects of joint inclination angle and connectivity rate on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rock mass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1,30(4):781-789.

[本文引用: 1]

[9]

Wong L N Y,Einstein H H.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racking behavior in specimens containing single flaw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8,46(2):239-249.

[本文引用: 1]

[10]

Wong L N Y,Einstein H H. Crack coalescence in molded gypsum and Carrara marble:part 1—Macroscopic observ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09,42(3):475-511.

[本文引用: 1]

[11]

Wong L N Y,Einstein H H. Crack coalescence in molded gypsum and Carrara marble:part 2—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09,42(3):513-545.

[本文引用: 1]

[12]

Bobet A.The initiation of secondary cracks in compression

[J].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2000,66(2):187-219.

[本文引用: 1]

[13]

Dyskin A V,Germanovich L N,Ustinov K B. A 3-D model of wing crack growth and interaction

[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1999,63(1):81-110.

[本文引用: 1]

[14]

Dyskin A V,Sahouryeh E,Jewell R J,et al. Influence of shape and locations of initial 3-D cracks on their growth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J].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2003,70(15):2115-2136.

[本文引用: 1]

[15]

Lee H,Jeon S.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fracture coalescence in pre-cracked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11,48(6):979-999.

[本文引用: 1]

[16]

陈云娟,刘洪钊,尹福强,等.交叉节理类岩石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9,34(2):22-26.

[本文引用: 2]

Chen Yunjuan,Liu Hongzhao,Yin Fuqiang,et al.Study on crack propagation of cross jointed rock-like specimen

[J].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2019,34(2):22-26.

[本文引用: 2]

[17]

蒲成志.单轴压缩下类岩体裂隙材料断裂破坏机制的实验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10.

[本文引用: 1]

Pu Chengzhi.Experiment Research on the Fraeture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like Material with Fissure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D].Changsh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0.

[本文引用: 1]

[18]

罗可,招国栋,曾佳君,等.加载速率影响的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破断试验与数值模拟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37(8):1833-1842.

[本文引用: 1]

Luo Ke,Zhao Guodong,Zeng Jiajun,et al.Fracture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acked body in rock-like materials affected by loading rate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8,37(8):1833-1842.

[本文引用: 1]

[19]

肖建清. 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09.

[本文引用: 2]

Xiao Jianqing.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Rock Under Eyclie Loading

[D].Changsh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09.

[本文引用: 2]

[20]

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等. 岩石力学与工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5-46.

[本文引用: 1]

Cai Meifeng,He Manchao,Liu Dongyan,et al.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M].Beijing:Science Press,2002:35-46.

[本文引用: 1]

[21]

赵延林,万文,王卫军.类岩石材料有序多裂纹体单轴压缩破断试验与翼形断裂数值模拟

[J].岩土工程学报,2013,35(11):2097-2109.

[本文引用: 1]

Zhao Yanlin,Wan Wen,Wang Weijun.Fracture experiments on ordered multi-crack body in rock-like material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g cracks

[J].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3,35(11):2097-2109.

[本文引用: 1]

[22]

潘鹏志,丁梧秀,冯夏庭,等. 预制裂纹几何与材料属性对岩石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9):1882-1889.

[本文引用: 1]

Pan Pengzhi,Ding Wuxiu,Feng Xiating,et al.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pre-existing crack geometrical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n crack propagation in rocks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8,27(9):1882-1889.

[本文引用: 1]

脆性岩石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及断裂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1

2010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穿越岩质地层.自然界中的工程岩体是由岩石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结构体,其内部由各种矿物质材料和胶结物等组成[1],且随机分布着一些节理、裂纹、孔洞和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2].其中,交叉节理裂隙是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微裂纹沿结构面扩展、贯通,形成破裂面,导致岩体结构失稳破坏,引发滑坡、塌方等工程故事,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破坏且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对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失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脆性岩石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及断裂损伤力学特性研究

1

2010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穿越岩质地层.自然界中的工程岩体是由岩石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结构体,其内部由各种矿物质材料和胶结物等组成[1],且随机分布着一些节理、裂纹、孔洞和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2].其中,交叉节理裂隙是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微裂纹沿结构面扩展、贯通,形成破裂面,导致岩体结构失稳破坏,引发滑坡、塌方等工程故事,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破坏且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对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失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单轴循环荷载下含天然裂隙脆性页岩变形及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1

2015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穿越岩质地层.自然界中的工程岩体是由岩石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结构体,其内部由各种矿物质材料和胶结物等组成[1],且随机分布着一些节理、裂纹、孔洞和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2].其中,交叉节理裂隙是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微裂纹沿结构面扩展、贯通,形成破裂面,导致岩体结构失稳破坏,引发滑坡、塌方等工程故事,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破坏且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对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失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单轴循环荷载下含天然裂隙脆性页岩变形及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1

2015

...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工程项目穿越岩质地层.自然界中的工程岩体是由岩石材料和结构面组成的具有不连续性、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的复杂结构体,其内部由各种矿物质材料和胶结物等组成[1],且随机分布着一些节理、裂纹、孔洞和断层等非连续结构面[2].其中,交叉节理裂隙是岩体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微裂纹沿结构面扩展、贯通,形成破裂面,导致岩体结构失稳破坏,引发滑坡、塌方等工程故事,将对施工现场环境造成破坏且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严重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裂纹演化规律及其致灾机理,对预测和控制岩体工程失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板动态压缩破坏试验研究

1

2018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预制裂隙类岩石材料板动态压缩破坏试验研究

1

2018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不同尺寸裂隙岩石损伤破坏特性光弹性试验研究

1

2018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不同尺寸裂隙岩石损伤破坏特性光弹性试验研究

1

2018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岩石材料裂纹扩展的改进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

1

201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岩石材料裂纹扩展的改进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

1

201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模拟岩石中裂纹扩展连接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1

201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模拟岩石中裂纹扩展连接的近场动力学方法

1

201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含预制裂纹大理岩的压剪试验分析

1

2004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含预制裂纹大理岩的压剪试验分析

1

2004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节理倾角及连通率对岩体强度、变形影响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1

2011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节理倾角及连通率对岩体强度、变形影响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1

2011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cracking behavior in specimens containing single flaw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1

2008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Crack coalescence in molded gypsum and Carrara marble:part 1—Macroscopic observ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1

200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Crack coalescence in molded gypsum and Carrara marble:part 2—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

1

200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The initiation of secondary cracks in compression

1

2000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A 3-D model of wing crack growth and interaction

1

1999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Influence of shape and locations of initial 3-D cracks on their growth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1

2003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fracture coalescence in pre-cracked specimen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1

2011

... 为了研究裂隙岩体的力学行为和裂纹演化规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王奇智等[3]通过对预制不同角度单裂隙的样品材料进行压缩破坏研究,得到裂纹角度变化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且样品破坏形式主要为X型拉剪破坏.谢璨等[4]通过对不同倾角单裂隙砂岩的相似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裂隙岩石的相关力学机制,发现岩石的损伤破坏受裂隙倾角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越小则峰值强度越小.马鹏飞等[5]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角度单裂隙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得到了裂纹角度与岩石材料的破裂起裂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然而,岩体的失稳与破坏往往受其内部数条裂隙的共同影响,因此,一些学者对含多裂隙的岩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李铮等[6]运用不同的模拟方式,研究了含单裂隙、平行裂隙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方式及其破坏形式.李银平等[7]开展了预制单裂隙、平行裂隙搭接大理岩试块在单轴压缩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试验,得到了预制裂纹倾角对含不同裂隙的扩展均有很大影响,预制裂纹的角度与裂纹尖端产生的裂纹类型有很大关系.陈新等[8]对多裂隙石膏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多裂隙不同倾角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分析多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Wong等[9,10,11]研究了单条裂缝和多条裂缝在单轴压缩试验下,裂纹的扩展模式及裂纹的条数、角度、距离、贯通程度对裂纹发展的影响.Bobet[12]研究了翼形裂纹与次生裂纹之间的差异,发现预制裂纹的位置与裂纹起裂后预测其发展情况有关.Dyskin等[13,14]和Lee等[15]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岩体含单裂隙与双裂隙时的裂隙扩展模式,发现试块破裂模式与裂纹排列方式有关. ...

交叉节理类岩石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2

2019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 [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交叉节理类岩石裂隙扩展规律研究

2

2019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 [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单轴压缩下类岩体裂隙材料断裂破坏机制的实验研究

1

2010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单轴压缩下类岩体裂隙材料断裂破坏机制的实验研究

1

2010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加载速率影响的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破断试验与数值模拟

1

2018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加载速率影响的含裂隙类岩石材料破断试验与数值模拟

1

2018

... 由于现场取样和室内加工难以得到理想的含裂隙的岩样,一般采用物理相似模拟的方法制作含裂隙的岩样[16].因而本试验的岩样基于相似理论[16]采用标号为425的白水泥、硅质细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而成,其质量比为M水∶M普通水泥∶M细砂=2∶5∶5.岩样的制作步骤为:浇筑试块前在模具中间插入相对应长度的薄钢片,并涂抹润滑油,以便于脱模[17,18],浇筑3 h后,待试块初步成型时拔出钢片,如图1所示,待完全成型脱模后,放入标准养护箱养护28 d.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细砂由孔径为1.25 mm的筛子筛分得到,使用前用清水将细砂中的泥土洗干净,消除土粒的影响.在制作含裂隙岩样时,白水泥、细砂均为同一批次,且在试验过程中剔除不合格岩样.为了便于分析和区分裂隙长度,以十字交叉裂隙岩样中沿水平方向的裂隙为主裂隙(长度为L1),垂直主裂隙方向的裂隙为次裂隙(长度为L2),如图1所示.为了分析裂隙长度和裂隙倾角对裂隙岩体的裂纹演化规律和破裂特征的影响,设计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分别为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设计裂隙倾角分别为0°、30°、45°和60°,共36种岩样试验方案(表1)和1种完整的试验岩样作为对照组,每种试验方案的岩样为3个,共111个试验岩样.根据相关文献资料[17-18],试验岩样的尺寸(长×宽×高)根据试验具体情况制作为150 mm×200 mm×45 mm,每种试验同一状态下的试样数量为3个,试样总量预计为111块.主、次裂隙长度(L1×L2,单位:mm×mm)依次为 30×30、30×20、30×10、20×30、20×20、20×10、10×30、10×20、10×10,并单独做一组空白对照组S组,同时将相同长度的含裂隙试样变换倾角,裂隙倾角分别设置为0°、30°、45°和60°,如表1所示. ...

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

2009

... 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试验机进行岩样的单轴压缩试验[19],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伺服液压源、主机、伺服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单轴间接拉伸试验等多种试验[19]. ...

... [19]. ...

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2

2009

... 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试验机进行岩样的单轴压缩试验[19],如图2所示.该系统由伺服液压源、主机、伺服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和单轴间接拉伸试验等多种试验[19]. ...

... [19]. ...

1

2002

... 含预制裂隙的试样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微裂隙不断积累扩张,逐渐形成宏观裂隙而产生破坏.完整试块的破坏形式为标准的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20],是最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含预制裂隙试块的破坏形式与完整试块不同,其破坏形式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如图6所示. ...

1

2002

... 含预制裂隙的试样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微裂隙不断积累扩张,逐渐形成宏观裂隙而产生破坏.完整试块的破坏形式为标准的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20],是最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含预制裂隙试块的破坏形式与完整试块不同,其破坏形式随裂隙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如图6所示. ...

类岩石材料有序多裂纹体单轴压缩破断试验与翼形断裂数值模拟

1

2013

... 试样在荷载控制模式下,其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骤降,与此同时,伴随试样清脆的破裂声,大量的宏观裂纹瞬间产生,表现出如图6所示的裂纹.而试块在位移控制模式下,峰值强度后曲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试样出现少量细小裂纹,但整体仍保持完整,裂纹的发展呈现逐渐积累的过程,承载能力缓慢降低,但并未降至为零,此时试样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如图7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后半部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21,22],位移控制的峰值应力较荷载控制的峰值应力降低9.15%. ...

类岩石材料有序多裂纹体单轴压缩破断试验与翼形断裂数值模拟

1

2013

... 试样在荷载控制模式下,其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骤降,与此同时,伴随试样清脆的破裂声,大量的宏观裂纹瞬间产生,表现出如图6所示的裂纹.而试块在位移控制模式下,峰值强度后曲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试样出现少量细小裂纹,但整体仍保持完整,裂纹的发展呈现逐渐积累的过程,承载能力缓慢降低,但并未降至为零,此时试样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如图7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后半部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21,22],位移控制的峰值应力较荷载控制的峰值应力降低9.15%. ...

预制裂纹几何与材料属性对岩石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

1

2008

... 试样在荷载控制模式下,其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骤降,与此同时,伴随试样清脆的破裂声,大量的宏观裂纹瞬间产生,表现出如图6所示的裂纹.而试块在位移控制模式下,峰值强度后曲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试样出现少量细小裂纹,但整体仍保持完整,裂纹的发展呈现逐渐积累的过程,承载能力缓慢降低,但并未降至为零,此时试样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如图7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后半部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21,22],位移控制的峰值应力较荷载控制的峰值应力降低9.15%. ...

预制裂纹几何与材料属性对岩石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

1

2008

... 试样在荷载控制模式下,其承载能力在短时间内骤降,与此同时,伴随试样清脆的破裂声,大量的宏观裂纹瞬间产生,表现出如图6所示的裂纹.而试块在位移控制模式下,峰值强度后曲线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且试样出现少量细小裂纹,但整体仍保持完整,裂纹的发展呈现逐渐积累的过程,承载能力缓慢降低,但并未降至为零,此时试样仍具有一定承载力,如图7所示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后半部分.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21,22],位移控制的峰值应力较荷载控制的峰值应力降低9.15%. ...

相关文章

数位屏和数位板哪个好

[公告]视频教程和文档教程链接

什么快递可以寄村里